本页是<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介绍页面,非官方站点,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

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阅读:272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07 15:12
单位介绍

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3月,系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盐城工学院个二级学院。1996年12月,原盐城工业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原盐城职业大学经济管理系合并组建了盐城工学院工商管理系。2000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盐城工学院工商管理系与盐城会计学校合并,组建了盐城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2004年8月更名为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应用经济学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等4个专业系,设有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8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138人,66个班,其中包括1个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的国际课程实验班(市场营销)。现有专任教师9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5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7.1%;博士和在读博士教师26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94.9%。现有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人,盐城市新世纪“111工程”培养对象1人,校级教师8人。另聘有高校的兼职教授9人。学院现有现代物流实验室、财会手工模拟实验室、国际经贸模拟操作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和两个综合机房,实验仪器设备总投入300余万元。

学院注重学科建设,学科梯队逐步形成,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提升。2006年,设立校属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近5年来,在《经济管理》、《统计研究》、《预测》、《经济学动态》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50多篇;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统计局项目12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教育厅高校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25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3项、市(厅)以上科技成果奖40余项。

学院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努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04年以来,学院教师共发表教学改革方面的论文60多篇;申报省、校级教研教改课题70多项;先后出版《政治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教材、专著共20余部,其中《会计学》和《政治经济学》获得省级精品教材奖。《加强高校管理专业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被评为江苏省二类课程。在学校2004年以来的历年教学质量考核中,学院的教学工作、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教学研究工作和教风学风建设处于学校前列,获得教学工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学院分别在2009、2012年教学质量考核中,荣获教学工作综合一等奖的殊荣。近年来我院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近30余篇,多名学生在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奖,2011年,学院有2名毕业生荣获省级论文。

对外服务上,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负责承办了“江苏省第40期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盐城首期)班”,培训班共80学时,邀请师生积极参与其中,采取专家讲课、案例辅导、交流互动、体验式训练、实地考察等形式,培训课程涵盖了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信息,包括现代(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认知、体验式拓展训练、有效沟通与企业文化培育、TRIZ理论内容介绍、企业国际化经营、企业诊断与危机管理、创新思维、现代企业领导力精髓等,为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搭建了稳固的桥梁。

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设有专门的经管学院实验中心;开设了一批综合型、设计性实验课程,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在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中,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实际,参与专业实践,建有江苏悦达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江动集团公司等30多家就业实习基地。注重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还专门成立了8个学生专业协会,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此外,学院还为考研的学生提供良好服务和生活补助,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近年来学院有多名学生被牛津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2009年,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获得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2项,1篇毕业论文获得省级论文二等奖,并在“挑战杯”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2010年,1篇毕业论文获得省级论文三等奖。2011年以来,有40%以上的学生获得高级物流管理员、报关员、网络管理员、程序员等实践技能资格证书;学生的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90%;连续多年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达98%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

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位于,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激发人们学习,并助推人的发展。

免责声明:
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